根据《关于做好2020年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苏开大学科〔2020〕3号 苏城院学科〔2020〕3号)要求,经各单位审核推荐,共有10项开放教育类项目、35项高等职业教育类项目、1 项其他类项目申报。现予以公示(具体名单见下表),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期自2020年5月13日17:00时至5月18日17:00止,共5天。公示期内,如对申报项目信息和教学成果权属等持有异议,可通过书面、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学科建设处或纪委办公室实名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请出具正式函件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学科建设处联系人:唐荣,电话:025-86265508,电子邮箱tangrong@jsou.cn
纪委办公室联系人:周霞,电话:025-86265341,电子邮箱:jijian@jsou.cn
序号 | 申报类别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人 | 成果完成单位 | 材料 |
1 | 开放教育 | 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四联三三”混合式异步学习教学模式 | 李新、张晓芳、张云洁、吕华兴、何雪芬 | 常州开放大学 | |
2 | 开放教育 | 基于学习心理的远程教育服务指导模式的实践研究 | 陈路萍、朱莉、谷庆、张廷亮 | 连云港开放大学 | |
3 | 开放教育 | 两类教育融合理念下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 | 侯宁、邬玉晶、黄震宇、顾叶虎、谈蓉蓉 | 无锡开放大学 | |
4 | 开放教育 | 开放教育智能型、个性化、一站式教学教务平台研发及实施模式探索 | 朱祎、王小军、张新海、钱琦、王抗战 | 信息化建设处、北京文华在线教育有限公司 | |
5 | 开放教育 | 技艺深度融合资源共建共享:戏曲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朱云涛、陶蕾伃、程狄 | 艺术学院(健康学院)、设计学院 | |
6 | 开放教育 | 江苏地方戏曲表演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创新与检验 | 程狄、李鸿良、黄一斓、王铮、于凌 | 艺术学院(健康学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 |
7 | 开放教育 | 基于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商业摄影》混合式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 王欢、姚玉、许卫东 | 艺术学院(健康学院)、资源建设中心 | |
8 | 开放教育 | 立足“打造精品、聚焦融合”的开放教育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实践 | 项锦、刘红良、金燕、杨晓焱、符瑞光 | 商学院 | |
9 | 开放教育 | 基于“共享—共生”的《插花艺术》教学“生态圈”模式构建 | 梁海英、叶海跃、姜春艳、万强、徐静凤 | 环境生态学院 | |
10 | 开放教育 | 开放教育与髙职教育深度融合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分析化学》课程为例 | 刘霞、沈宏、胡大华、潘涛、黄兆琴 | 环境生态学院 | |
11 | 高等职业教育 | “开放性主题式模块化”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张晓芳、常素梅、陈莺、何雪芬、吕颖、罗静、荣彩芳 | 常州开放大学 | |
12 | 高等职业教育 | 职业院校定向运动校本化实践研究 | 李金金、顾海燕、王贝贝、王涛 | 昆山开放大学 | |
13 | 高等职业教育 | 《职场综合英语实训手册》建设与实践 | 石莉、孙宏兴、蔡颖、夏萍、徐静、马琳玉、秦佳、石晓依 | 昆山开放大学 | |
14 | 高等职业教育 | 信息技术在五年制高职报关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张雪红、管幸佳、赵红艳、王涛、赵颖 | 昆山开放大学 | |
15 | 高等职业教育 | 《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课程建设与实践 | 李伟军、魏炜、张雪红、周虹、林永和、孙馨 | 昆山开放大学 | |
16 | 高等职业教育 |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现状调查、影响因素与培育策略研究 | 张宏、徐涛、金迪、蔡亚芹、石晓依 | 昆山开放大学 | |
17 | 高等职业教育 | 用三重结构模式解决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倦怠症的研究与实践 | 高超、陈丹丹、周林 | 连云港开放大学 | |
18 | 高等职业教育 | 基于适性教育的“分层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金孟霞、张成利、宋金华、李学文、于彦荣 | 连云港开放大学 | |
19 | 高等职业教育 |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平台搭建研究与实践 | 徐以标、吴红梅、汪泓、冯志祥、陶源 | 连云港开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
20 | 高等职业教育 | 团体辅导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 孙小玉、丁力 | 连云港开放大学 | |
21 | 高等职业教育 | 基于学生专业的高职《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 黄兴华、李涛、孙婕、阚亮 | 连云港开放大学 | |
22 | 高等职业教育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电气课群“模块教学+对分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 秦涛、张汉勇、陈倩、王健民、唐开泰 | 连云港开放大学 | |
23 | 高等职业教育 | 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六融合四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谢新安、黄道华、陈晓军、乔鸿君、吴长贵、张珂峰、姜忠敏 | 南通开放大学 | |
24 | 高等职业教育 | 高职院校“3+3+N”非遗传承文化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 黄道华、陆永明、张成国、欧华、沈燕、洪海霞、张晓庆、邵娜、康贻华、张红霞 | 南通开放大学 | |
25 | 高等职业教育 | 高职机电专业“思学做创四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何振俊、张建锋、李雪峰、黄道华、张建、孟玉喜、吴长贵 | 南通开放大学 | |
26 | 高等职业教育 |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一制四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胡涓华、张翔、乔鸿君、陈慧、陈莉亚 | 南通开放大学 | |
27 | 高等职业教育 | 市场营销专业“学做思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张翃、沈安婷、姚卫兵、吴莹 | 南通开放大学 | |
28 | 高等职业教育 | “科创技”三平台跟进式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 张珂峰、夏正兵、邱鹏、马建平、吕灵、申启飞、张李莉、沈雯、吴莹、傅宇峰 | 南通开放大学 | |
29 | 高等职业教育 | 多元融合、梯级推进:基于社团群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 | 张旭、张佳、徐芬、高红、蒋振勇、乔维德、丁晓华、庄璟、钱静芸、罗鸣、许珺、魏旭峥 | 无锡开放大学 | |
30 | 高等职业教育 | 互联网+环境下虚拟实验系统开发与应用 | 顾叶虎、侯宁、黄震宇、陈铭琦、谈蓉蓉 | 无锡开放大学 | |
31 | 高等职业教育 | 注册入学背景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报告 | 姜晶、戴雪蕾 | 徐州开放大学 | |
32 | 高等职业教育 | 《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建设 | 章冀、李斯 | 徐州开放大学 | |
33 | 高等职业教育 | 引领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师合一”指向的“五六七”校本研修模式的创新 | 樊玉成、张卫斌、周晓瑜、韩斌、管燕强 | 宜兴开放大学 | |
34 | 高等职业教育 | 以设计赋能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培养多元能力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李睿文、包春新、李嫣、周莹、陈震 | 设计学院 | |
35 | 高等职业教育 |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镜头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 丁磊、韩海青、薛菁、高明、李枝 | 设计学院 | |
36 | 高等职业教育 | “项目主导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广告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高峰、周莹、张圣兵、汪毅毅、欧阳予婧、郑姝、沈维梅 | 设计学院 | |
37 | 高等职业教育 | 基于虚实结合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在艺术类课程中的实践 | 包春新、吕迎、郦文俊 | 设计学院 | |
38 | 高等职业教育 | 大学生法治素养与校园法治文化 | 骆正言、桂步祥、齐茵、龚万松、姜璟 | 公共管理学院 | |
39 | 高等职业教育 | 标准引领,职业驱动:形象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王铮、何玉、夏雪敏、王建、孙骏飞 | 艺术学院(健康学院)、江苏省美发美容协会、江苏金莎美容美发培训学校 | |
40 | 高等职业教育 | “两重一再”:建筑工程专业群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与实施 | 黄星华、程欣、嵇晓雷、周玉娟、刘红梅 | 建筑工程学院 | |
41 | 高等职业教育 | 健康中国背景下基于学生身心灵三维一体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许悦、孙志、何康、白新蕾、王媛媛、马庆兰、史炳柱 | 教育学院 | |
42 | 高等职业教育 | “校企协同、双元动态”智慧德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张露、徐永兵、笪旦、黄晓娟、张知慧 | 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 | |
43 | 高等职业教育 | 基于“一轨双驱”模式的《网络推广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 | 左秀平、朱长春、严春燕、姜璐 | 商学院 | |
44 | 高等职业教育 | 多平台三阶段:教育信息技术助推《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巩利芳、周晓珺、朱明明、陈爱霞、辛永容、王玲琳 | 商学院 | |
45 | 高等职业教育 | 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以学生专业社团为载体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陈为、范骏、袁加奇、孙雪燕、刘落明 | 信息工程学院、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
46 | 其他 | 开放大学“平台+服务”培训模式的研究 | 王仁祥、郝一川、张雅茹、高丽、周晓芳 | 连云港开放大学 |
学科建设处
2020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