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场馆里的思政课,别开生面,让我对南京抗日战争和渡江战役的历史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文字,这些生动的场景让我感受到责任在肩,更加珍惜和平,我会努力学习、奋进前行。”
“感谢老师的信任,头一回担任场馆讲解,刚开始压力很大,班主任和辅导员一直鼓励我,学生会的学长还带领我们分好工、提前去场馆采点练习。通过给大家讲解,我更深入地学习了党史和这些历史中蕴含的革命精神,未来我会以此为动力,坚定信仰,学好本领,争做有为青年。”
上面的感悟分别来自建筑工程学院23级工程造价2班的纪雨微同学和23级建筑室内设计1班的吴庆雪同学。10月15日,建筑工程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第一课,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组织23级450名高职新生和开放新生代表一起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通过沉浸式参观学习,师生精心准备、讲授“场馆里的思政课”,激发同学们“强国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激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砥砺意志品格,学好本领,筑梦未来。
结合思政课专题,创新讲授“场馆里的思政课”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同学们整体排好队伍,怀着敬重与肃穆的心情,在学生志愿者地带领下安静进馆。展馆内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一段段沉重的文字、一组组详实的史料数字、一件件确凿无疑的史实以及纪念馆内播放的幸存者口述视频,把大家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人民遭受苦难剧痛的时代,诉说着不能遗忘的历史,也告诫同学们要坚守来之不易的和平。大家依次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万人坑、三个必胜展馆以及和平广场。师生代表向遇难同胞献花,并在和平碑下集体诵读《和平宣言》,共同缅怀遇难同胞,铭记历史、祈愿和平。
在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学生预备党员和23级新生讲解员组成的讲解师生队伍,从开篇序言、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军民团结、革命到底、见证胜利6个部分为同学们讲授“场馆里的思政课”,全面展示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伟大历史。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渡江胜利纪念馆的讲解稿是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院辅导员老师经过一周多时间的梳理反复修改打磨后定稿的,讲稿中将场馆讲解与思政课程充分融合,如渡江胜利纪念馆开篇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韦庆玲老师《以诗为引 决胜开端》的课程内容;第二部分“决战千里,百万雄师过大江”结合了张丁月老师《人民至上》的课程内容;最后一部分“见证胜利”结合了刘敬东老师《以青春之奋斗,坚定理想信念》的课程内容。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听讲解,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情绪高涨。班主任、辅导员鼓励大家将这次活动的见闻感受、实践感悟写下来。活动尾声,院学生会现场采访了部分志愿者、讲解员和参加师生。
精心筹划组织,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大课堂”
在今年9月的开学典礼上,丁荣余校长给23级全体新生的开学第一课中指出,南京这座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城市等待着大家去探索,建议同学们立个“走遍南京、读懂金陵”的小目标,以“蝉急向秋分”的心情去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今天,感受她的精神魅力。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和“场馆里的思政课”,也旨在引导新同学们将认识南京、读懂南京与学习先辈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重任联系起来,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磨砺成才。
为组织好此次活动,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精心谋划、制订实施方案,将其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发挥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育人合力。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亚多次召开线上线下会议,带领23级辅导员、班主任和支部党员就路线设计、时间安排、讲解内容、活动纪律、注意事项等进行讨论和细致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高校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接下来学院将结合此次活动,开展“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强国有我 筑梦未来”主题征文活动,还将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各班的主题班团日活动,党建带团建,进一步深入开展“走遍南京、读懂金陵”“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和实践育人“大课堂”,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勇担时代使命、培育时代新人。
(图文 建筑工程学院 审核 徐亚)